恭度公海華堂徐先生諱選年譜 宋端宗景炎紀元後二丁未【高麗忠肅王十三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 十二月十四日癸亥酉時先生生于利川象頭山下九美里里第明太祖高皇帝洪武元年戊申【先生二歲】二年己酉【先生三歲】三年庚戌【先生四歲】四年辛亥【先生五歲】五年壬子【先生六歲】八月丁先考敏敬公憂【先生藐爾稚小孝由天性能居喪遵禮人皆奇之】六年癸丑【先生七歲】九月葬敏敬公于象頭山北麓 王命官賜禮葬致賻七年甲寅【先生八歲】八月服闋八年乙卯【先生九歲】正月母夫人歸寧先生陪從外大夫正尹崔公【洪義】奇其言辭謇直氣宇峻峙勉使就學九年丙辰【先生十歲】九月受小學于正尹公十年丁巳【先生十一歲】正月受讀孝經文理日進一過目無不通曉正尹公大奇之十一年戊午【先生十二歲】正月正尹公卒十二年己未【先生十三歲】二月執贄請業于耘谷元先生之門受論語又請學春秋元先生愛其志尙夙就特加勸奬焉十三年庚申【先生十四歲】時靖安大君亦受學于耘谷與先生同年大君嘗目之曰眞諫院器也十四年辛酉【先生十五歲】十五年壬戌【先生十六歲】四月自師門歸第 權陽村公近以世交之誼來訪【事實在家狀】十六年癸亥【先生十七歲】三月行冠禮 作心字詩八首以自警【幷有說】十七年甲子【先生十八歲】三月聘夫人咸悅崔氏【司宰令湖之女】十八年乙丑【先生十九歲】八月陪母夫人入洪州上承里【時麗運將否哈丹紅巾關先生潘元帥諸賊交侵國境民不堪其生先生見幾入洪州耕耘漁樵以供親旨時人以董召南比之】十九年丙寅【先生二十歲】築莘堂于所居之右有水竹林泉之勝【先生嘗曰伊尹耕有莘之野囂囂然若將終身門外之千駟萬鍾豈奪其所樂】二十年丁卯【先生二十一歲】四月子達生二十一年戊辰【先生二十二歲】八月崔菊齋公賢勸令就仕先生謝曰朝綱日頹士氣趨汙禍在朝夕無匡濟之才而冒進筮仕者非但有干祿之嫌且將竝淪於魚肉而莫逃也古人有言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崔公是之二十二年己巳【先生二十三歲】五月姜公士敬呂公八規洪公百源來訪【先生慷慨有大節不事細務與姜呂洪諸公爲己交每患時運之多艱而陰陽變化三奇八門奇奇正正之術無不畢陳而爲談笑之資焉】二十三年庚午【先生二十四歲】四月崔瑩請與赴難【時有阿只拔都寇亂國中崔瑩素聞先生有禦亂之略强請之先生固辭崔瑩遂銜之而去】二十四年辛未【先生二十五歲】十月崔瑩欲謀害瑩以先生不赴前請懷嫌構禍時圃隱鄭相公言于王曰枉殺忠良非朝家美事豈有罪名不彰而致收掠者乎事乃得解二十五年壬申【是年高麗終我 太祖大王元年○先生二十六歲】十二月完城君 來訪問先生曰今聖上倉業新造八域三都胥悅舞蹈庶見唐虞煕雍之治而公何自高蹈亭亭孤往果於忘世乎先生曰巢由之遯世伊呂之行道亦各有志完城因薦于 靖安大君曰洪州處士徐選卽麗朝密直遠之子素有家傅之懿而抱瑾握瑜伏在巖穴然其積累之美罕有其儔遺在草野固聖世欠累願枉 鶴駕羅此遺逸 靖安大君親臨敍同年同學之誼因與同至開城 經邦錄成【言治國之要凡三十二條時完城君閱覽至終篇嗟歎曰凡治國者當列爲屛障朝夕深玩】哭圃隱鄭先生二十六年癸酉【先生二十七歲】春中司馬○與朴公【安信】尹公【淮】設同榜宴于司僕橋○洪少尹公【師瑗】來訪【論出處之道累有往復書】二十七年甲戌【先生二十八世〖歲〗】七月陪 靖安大君八〖入〗 天朝【時明朝以本國表辭不順命遼東守勿受東使擧國震悚上乃遣靖安大君八〖入〗勤先生因陪行太宗皇帝時爲燕王以戱言加之先生正色答之言甚正直王稱善不已因賜銀縑一匹白璧一雙先生拜謝】○與蜀人王大嶙相辯【事實在家狀】二十八年乙亥【先生二十九歲】三月往拜牧隱李先生于五臺山舍【時李先生遯跡于此山】○與河浩亭【崙】陪 靖安大君參講經濟六典二十九年丙子【先生三十歲】夏擢文科○八月神德王后昇遐○哭牧隱先生三十年丁丑【先生三十一歲】正月授從仕郞奉常寺副奉事○秋奉母夫人自洪州就居楊州花裏洞【時母夫人年高 上召累至先生公退之暇便於定省故來寓于此諸僚感其孝】○與金逸溪【自知】書【論時學之弊】三十一年戊寅【先生三十二歲】三月以母疾辭退家居○九月 上傅位于世子 召爲春秋館記事○十二月陞通仕郞惠皇帝逮文元年己卯【我 定宗大王元年○先生三十三歲】三月上書于靖安大君諫勿誅懷安君【時朴苞與懷安大君謀害靖安大君大君使承宣李叔蕃追捕苞及懷安而先生上書只誅苞】○治俗論成二年庚辰【先生三十四歲】十二月陞務功郞門下注書○送吉冶隱先生【再】之善山【時吉先生被 召至力辭還山故先生與同職往餞】三年辛巳【我 太宗大王元年○先生三十五歲】 宣武郞濟用監主簿○陪大駕往原州拜耘谷元先生○五月陞兵曹佐郞○上疎請罷禁中誦呪僧【時前朝習俗之可改者盡袪而比一事尙奉故改先生誄罷】四年壬午【先生三十六歲】以月陞吏曹佐郞兼知製敎知承訓郞拜司憲府監察太宗文皇帝永樂元年癸未【先生三十七歲】二月遷典祀寺副令直集賢殿陞 世子右文學○四月拜議政府經歷尋移都事○重修利川鄕校【主倅邊仁達董其事陽村權近作重修記事載利川邑誌】二年甲申【先生三十八歲】九月拜司憲府掌令直集賢殿○著萬物自然論三年乙酉【先生三十九歲】四月除典祀寺令陞 世子左文學○五月孫遭生○哭趙松堂【浚】四年丙戌【先生四十歲】三月加中直大夫司憲府執義○九月奉 論往濟州去伯號始稱牧使○十月作孝忠二說授子達五年丁亥【先生四十一歲】八月拜延接使入 侍廣延樓【時咸東平君傳霖回自 天朝上置酒慰之君臣極歡而罷】○九月疎進治安圖 上嘉納之賜表裏一襲六年戊子【先生四十二歲】三月擢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代言 經筵參贊官寶文閣直提學知製敎春秋館編修官兼判軍器監事知工曹事○五月 太上王昇遐赴哭闕下○以遠接使往迎 天朝弔使於江上七年己丑【先生四十三歲】四月請罷外戚封君○疎進經邦錄請采用○六月以足疾受由還家八年庚寅【先生四十四歲】三月黃厖村喜來訪【黃公之女卽先生之子婦】講議國典九年辛卯【先生四十五歲】六月陞右副代言兼軍資監事知戶曹事○朴慶瑞安之佑來學○請焚讖緯諸書【事實在家狀】○上書訟李牧隱子孫禁錮之寃【時李先生子孫以河浩亭權陽村所撰行狀得明朝國子助敎陳璉所撰碑銘以措語觸犯政府論罪先生乃諍之益切】十年壬辰【先生四十六歲】九月除左副代言集賢殿直提學兼判司宰監事知刑曹事○上疎請釋高麗忠臣徐甄之罪【甄在衿川有詩曰千載神都隔杳茫忠良濟濟佐明王統三爲一功安在却恨前朝業不長有事請鞠甄詩案先生因固爭曰甄於臣爲五從之親縱有挾私之嫌然在於言地則不可以親而諱其有罪亦不可以親而不伸其無罪也高麓之臣岡僕于本朝者皆夷齊之流而顯旌其忠樹之風聲可也豈可以詩案簿過奄致收鞠乎上允之】○政事錄後敍成十一年癸巳【先生四十七歲】三月上疎請宥王氏後裔在民間者從便居住【時有告王氏之在民間者有司請誅之先叫閽上疎曰太祖大王卽位王氏不得保全者非太祖之意也特一二大臣之謀也願垂拔拔廓蕩之意全其遺裔置之同胞之內詩曰殷士膚敏裸將于京今使王氏之裔華西歸化裸將于京將見虞廷在位之德讓云云上從之】○六月定安王后昇遐除 新陵差官十二年甲午【先生四十八歲】八月陪 大駕八太學參謁聖應製試官○池必成來學十三年乙未【先生四十九歲】七月除右代言兼判司僕寺事知兵曹事○抗疎請錮庶蘖子孫勿敍顯職【諸曹合議欲通庶蘖淸職先生獨非其議曰禮定尊卑而聘奔無別則貴賤立分蔑矣政貴抑楊而善惡無分則豈有春秋之義乎此庶孼之裔若有自振援尤者特可以登用矣其餘冗下者付之凡秩以別所出之貴賤可也諸儒及在朝爲庶孼者交章抗疎構罪先生先生乃持斧上書曰爵者國之名器別賢愚辨貴賤其階級等列直哉天淵無濫冒越次之弊故上下嚴峻綱紀整密互相維制知相敬畏此所以絜矩天地顯然之秩而設爲屬治之大法云云】傳曰允十四年丙申【先生五十歲】正月除成均館 司成○奉 命出賑永吉道饑十五年丁酉【先生五十一歲】八〖入〗侍 經筵講大學衍義○再上疎請禁讖書上允之悉焚書雲觀所藏雜書○五月 上召甲契功臣置酒張榮以詩 褒贈又 手賜傳敎二十契臣拜手稽首依虞 歌勅天之意 聖批而獻壽其絃歌之滿庭迭和有雲興景出底氣像先生因獻壽有歌詩○上又製同契功臣贊以頒之【贄文在附錄】十六年戊戌【先生五十二歲】六月上疎諫易儲【文武百官論列世子禔罪惡斷以大義廢之 上允其議放於廣川領敎中外先生及黃喜李稷固執不可遂左徒謫于外三月柳 廷顯獨贊其議上一日召至政院曰適誤耳爲國不可無此人遂停其命】○八月除漢城判尹○上傳位于 世子移御蓮池宮九月召拜嘉靖大夫刑曹判書○十月二十六日夫人崔氏卒【後封貞敬夫人初葬洪州上承里後移窆于象頭山祔先生兆右】十七年己亥【我 世宗大王元年○先生五十三歲】八月拜吏曹判書仍兼修文提學○九月加正憲大夫○十月復拜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寶文閣大提學○以拔輿奉母夫人設慶壽宴于私第 上王親賜樂工以寵之【時母夫人年八十四】○上疎折孀婦再嫁之議【時有 婦再嫁之議臺臣或可或否而先生獨抗之自是不用庶孼之淸職蓋從先生之言也事見國史】○十一月以親老上辭職疎 不允再上劄子十八年庚子【先生五十四歲】正月解職奉母夫人歸象頭山舊居【時三上疎乃得請先生謝 恩以單轎數丘史隨母夫人輿後識者莫不稱歎】會講春秋周禮【時執經問難者數百人】○作自述一篇○上賜所居堂名曰海華 手筆親書以賜之 傳曰卿生海東而每事一遵華俗有振頹 立懦之助深用嘉尙宜以此二字扁居○十月二十六日壬申考終于正寢訃聞 上王震悼 上輟朝三日 致賻十九年辛丑正月葬于象頭山上寺谷負坎之原○上命禮官護葬 因賜四山局內使山下氓備樵牧○八月立墓碣【碣文則先生之壻盧府尹皓所撰】○二十年壬寅二月神道碑成【碑文則卞提學季良所撰而歲久字 不辨顚末後孫方謀改刻】○四月上遣禮官 致祭【有祭文】仁宗昭皇帝洪煕元年乙巳【世宗大王七年】正月畿湖紳甫上疎請 加贈 宣諡○三月 贈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右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館事○八月賜諡恭度【責難陳善曰恭立政釐法曰度】宣宗章皇帝宣德元年丙午 上御勤政殿追念 先宮甲稧乃以儀物金額付春秋館以供耆老歲例之需【成宗朝編修官安達龍以不修世例伏罪 明宗朝更下 恩例重修舊事繼有諸賢獻壽之什】我肅宗大王三十年甲申利川士林議合享于雪峯書院【院卽先祖章威公及李栗亭金慕齋三先生揚處之所也至是以先生欲 享馬○載邑誌】三十一年乙酉三月雪峯儒生會校先生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