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集目錄 序(寄宇萬)卷 1詩(五言絶句) : 家君生辰獻壽, 讀書永思齋(三首), 大明梅, 春夜與淡圃雅會(二首), 贈長興文雅, 老梅, 松下聽鸎, 過長興寶林寺, 南坡亭十詠, 贈長水秋童, 愛白髮, 次黃頤齋絶澗梅韻(二首), 老人會(三首), 種竹, 種松, 種梅, 種菊, 種瓜, 次柏下臨別韻, 贈別同福曺華瑞韻(三首), 敬次靜庵先生蘭竹屛韻(八首), 贈白雲洞主人, 奉和曾王考農圃公舟韻, 次南谷朴圭尙韻, 又次難昜韻, 綿鳥(二首), 門扉(二首), 歲寒, 淸夜, 無心筆, 安分, 謹次南湖公韻, 言志, 訪柳參奉漢五韻, 歲暮, 見兒子吟詠因以示意, 登三洲亭遺墟(二首), 贈光州朴友景瑞(삼수), 斥東學, 見人壁上有詩次其韻, 次三山齋(九曲十絶嘉卉十絶), 別密陽諸族叔, 白鷗(二首), 次黃德五蓮溪韻(二首), 呈知州閔永采生朝, 喜雨, 秧歌, 農家, 聽蟬, 淸溪(二首), 竹風, 松月, 扇, 寶劔, 白玉, 陌上花, 黃栗, 冬, 足蔡李通戒子詩, 又足謫道州詩, 庚戌八月哀吟(二首), 白龍山, 信傑山, 兄弟峯, 贈別魯城尹松雲(相卨三首), 附松雲韻(三首), 憶松雲, 憶黙忍齋吳正言, 見朱夫子無題四首韻效嚬(四押韻各五首), 立春, 夏夜遣懷, 贈從孫女壻吳郞(二首), 見治木自喻, 坐遊金剛錄(三十首), 無題(寓自警), 雨晴(三首), 素安齋韻, 贈別, 待人, 愧白髮, 綠陰, 喜晴, 問農, 答農, 郊行卽事詩(五言四律) : 老人會, 次不換亭韻, 望月, 村居, 春夜, 屈於會園還鄕偶吟, 守歲, 見明齋集八吟感作, 謹效放翁詠物(十首), 贈楓亭書齋諸生韻, 贈大谷書齋諸生韻, 次蓮溪族叔韻, 春興, 與張羅金黃四友吟(二首), 贈斗湖齋諸生韻, 贈東村諸生韻, 贈橫山諸生韻, 齒痛, 贈潘溪諸生韻, 追輓崔參奉丈(二首), 聾巖韻, 贈永村諸生韻, 贈玉洞尹哲成韻, 惜老(二首), 素安齋韻(二首), 與尹巖溪羅錦坡雅懷, 滯雨賡吟, 春祝(二首), 風雨夕思義征壯士, 幽居卽事(六首), 夜話, 雞雛, 東村書齋雅會, 橫山書齋雅會, 與羅錦坡張石聾雅會, 贈金參奉方孝, 偶吟, 大谷書齋雅會, 贈黑巖諸生韻, 憶李敬和, 藏春亭檻外風帆爲題, 贈諸生, 松村書齋雅會, 巨漲, 登大朴山, 臨別, 與會津林兄士善朴兄君日往于坪山夜話, 向玉洞, 相別用前韻, 庚戌秋夜吟, 黙忍齋韻, 次林兄炳彦春庵韻, 次錦坡令孫加冠宴韻, 偶題, 老柏, 穉桐, 題羅氏墓閣韻(二首), 挽客, 言志, 次咸平李箕隱奎還婚宴韻(二首), 贈尹松雲, 挽柳公榮沃氏, 追挽博山梁栢下(相衡)卷 2詩(七言絶句) : 生朝感吟(二首), 思故人, 偶題, 示竹池諸生, 與張石聾羅錦坡雅會, 次張石聾與諸生論懷, 用前韻贈張醫石聾, 兒子讀書, 雨雪中偶吟(三首), 幽居, 書懷(二首), 索綯, 臘梅(二首), 贈兒曺一絶, 詠懷(三首), 贈醫師(三首), 贈地師(二首)咏巫師, 咏卜師·咏樂師, 戱贈羅松皋(二首), 與張石聾雅會(二首), 秋雨, 瞽負躄, 感懷, 示諸生, 別張石聾, 消遣世慮, 餞歲, 迓歲 , 霖蛙, 梳, 雞, 詠黃橘, 次閔侯芝潭松菊韻, 見柳子厚哀溺文感作, 春寒, 秋蘭, 戱贈或人, 贈人, 次閔侯夢得八字韻(二首), 次崔友與諸生敘懷(二首), 冬至, 大雪, 雪月, 冬雨, 次道林春齋難窩韻, 讀濂洛詩謹倣程明道及諸賢詩(二十二首), 倣拙齋和不欺堂韻(二首), 倣朱子題胡氏客舘韻, 倣伊川謝王佺期贈丹, 倣橫渠芭蕉韻, 倣康節暮春吟, 倣龜山江上夜行, 倣橫渠我欲韻, 倣涑水崇德久待不至, 倣龜山閒居書事, 倣呂榮公大雪不罷講, 倣朱文公題眞, 倣呂成公晩春, 倣王文憲題張子房, 倣王立齋査林對月, 倣楊船山幽居, 倣胡五峯利欲, 倣李延平柘軒, 倣王文憲冬菊, 倣胡致堂和唐人未到五更猶是春, 倣陣了翁雜詩, 倣尹和靖過种明逸故居, 過興德李魯瞻家, 八吾詩, 謝竹池先生所惠海墨, 聞主倅丈(宋正希)重修望華樓有感, 次主倅登海月樓韻, 次成眞逸齋漁父韻, 秋入新修洞永思齋吟, 次李容齋聽子規韻, 哭兦弟聖直墓, 榮江船遊, 謝錦城李使君所惠(二首), 輓登臨岳丈, 燈花, 次樂軒韻, 寒風韻示諸生, 謝崔自重送河豚, 贈別龍仁吳一洙, 次柳參奉漢五正月韻, 三月晦登大朴山(二首), 次公州閔都事泳夏韻, 贈別閔都事(二首), 見龜峯集詠月韻謹題, 老人會韻(三首), 贈同庚柳致奎, 見退溪集野池韻感作, 附原韻, 又見咏懷韻感作, 附原韻, 次魯龍起觀瀾齋韻(二首), 敬次退溪先生韻(七首), 又效退溪吟, 次柳參奉漢五韻(三首), 贈光陽朴熙權, 贈朴述齋三從孫鍾賢, 贈別石城宗人健緖, 次楊柳詞, 次朴圭尙難易韻, 次蓮溪諸生韻(二首), 次溫陽金恒鎭韻, 草洞風景十詠, 見兒子蜂桶斥蟻有感, 贈洪州金承旨雲庵韻, 次黃德五韻, 寒食途中用淸明韻, 贈黃友, 夜與張羅金黃四友吟, 效姜秋琴落花詩(十首), 池塘, 靈臺, 次藏春亭韻(三首), 理氣, 夜雨, 齒痛(二首), 與尹巖溪諸公雅會, 登大朴山, 聞養老之說偶題(二首), 與張石聾羅錦坡雅會, 臨別, 大朴小朴山(二首), 靑林山, 兄弟峯, 錦城山, 聽啞聾歌感懷(二首), 謹次讓寧大君詠梅韻, 聾盲歎, 芭蕉, 挽玉洞尹泰獻(二首), 詠懷(二首), 宿不老峙敬睦齋, 素安齋韻, 次松隱(三首), 松篁幽居(四首), 八月三日夜, 有所思, 客至夕話(三首), 贈咸平甑山金雅(三首), 聽秧歌, 次尋香寺會韻(三首), 憶寶林寺松臺舊遊(二首), 聽乳犢哀鳴, 觀禾鳥, 開硯, 敦睦齋老人會韻, 次張石聾韻, 與羅錦坡金醉松雅會, 冬柏, 次靈光李進士韻(二首), 尹本倅小石來訪, 題長城蛾睂巖, 見明人蚌鷸詩次一絶 , 贈潘南羅德咸, 雪中梅花, 落照, 寒風, 種樹, 初月, 林間新花, 初雪, 積雪, 西樓感懷, 次柳參奉韻, 懷春, 雨夜與閔友雅懷, 除夜, 正月穀日大雨溪漲, 過長洞酒店, 松湖雨夜憶族從士平, 喜雨夜與諸益雅會, 靈光行過古幕浦, 村居, 雨夜呼酒, 丁丑元朝偶題, 十二日偶吟, 冬暖, 冬至, 雨晴, 叢竹, 霖雨, 百日紅, 老柳, 蓮花, 夢中作, 偶吟, 大雪風, 次楓亭書齋會遊韻, 勉諸生, 怪石, 南瓜, 一經齋七夕詩會, 次再從弟木浦韻, 憫老, 自警, 自笑, 初夏盛事, 燈火, 縱筆, 石磨, 端午, 斗湖齋會吟(二首), 有感, 放言, 次人韻, 過馬山崔國鳴家詠霜菊(二首), 與林友及張石聾敘懷(二首)卷 3詩(七言律詩) : 南坡亭韻(二首), 望慕庵韻, 學心堂韻, 倚斗齋韻, 與南平洪亨植偶吟, 謹次寶山精舍韻, 與譜所諸族相和(十首), 次錦樵天然亭韻(二首), 附原韻, 次南山韻, 附韋堂靑湖韻, 南山歸路, 次錦樵(二首), 題金溝西溪張氏家, 登泰仁披香亭, 呈譜所諸君子, 憶譜所諸族, 夙夜齋韻, 贈諸生, 敬次崔參奉晬辰韻, 次次李父回甲韻, 龍山暮雨贈諸生, 與金相夏雅會, 贈南原金澤烈韻, 次南原李上舍元泓燭詠, 又次紙繩韻, 次族叔回甲韻, 次宋山丈八音八卦韻, 十月太雪中聞雷聲, 次崔有聲敘懷韻, 西樓感懷, 次柳參奉書齋韻, 次道林吳二兄韻, 次新堂林元詩會韻, 見林老泉集效碁韻, 次登臨林(基洪)韻, 用前韻憶吳諸兄, 與諸老少登大小朴山, 輓蘭石朴先生, 贈梧隱梁相烈, 次東隱先生回甲韻, 往登臨遊魚登山, 田家, 生日契韻, 次務安雲庵書齋韻, 自寶山紋巖, 登錦城峙, 與海南尹鍾敏氏雅會, 庭試行曉過四街, 過詩山, 三月時祀後登周流峯, 老梧, 村居, 次(炳愚)最高亭韻(二首), 永思齋韻, 贈別綿城李使君雲夏, 宗人汝冠雨後適至, 輓登臨岳丈, 與綿城倅趙駿九遊東湖, 鄕校次主倅金炳愚韻, 崇禮門外與梁博山, 入登臨滯雨, 題務安朴氏遊山亭, 過寶林寺贈离峯上人, 次潘南羅友楠堂韻, 放言, 用前韻聽兒子夜課, 用前韻憶光汝去公州, 示兒子, 次七星洞崔西山韻, 次興德黃寒悶世韻, 怪石, 次淸一齋韻, 雨夜與黃德五敘話, 次白羊寺雙溪樓韻, 與黃德五敘話, 族兄璋憲氏回甲韻, 題柱聯詩, 見退溪集謹效問業韻, 安分, 憫老, 谷城李友三人來訪, 次蓮溪詩話, 輓南松崔監役, 次族叔晩軒韻, 敦睦齋韻, 逍遙亭韻, 次崔安中韻, 次楓亭書齋韻, 次永村書齋韻勉諸生, 次斗滿齋韻勉諸生, 觀書有感, 次錦莎亭重修韻, 次不老峙敬睦齋韻, 農隱齋韻, 贈漢樵鄭進士斗鎔, 次不換亭雅會, 贈曺漢明秉奎, 次李友洞晩悟亭, 回甲韻, 次再從弟入島韻, 登碧流, 次吳難窩回甲韻, 楓亭齋雅會, 隨占堂原韻, 次潭陽俛仰亭韻, 次赤碧望美亭韻, 次風詠亭韻, 次長城金同甫巖窩韻, 次長城德亭水聲韻, 自戒, 言志, 寄笑, 示同閈諸生 重陽對菊, 次蓮溪雅會韻, 次扶安鄭(碩好)韻, 次或人韻, 贈斗湖齋諸生韻, 示兒子, 贈楓亭齋諸生韻, 縱筆, 幽居, 贈大谷書齋諸生韻, 贈竹池書齋諸生韻, 贈南原諸友韻, 次鄭振聲幽居亭韻, 次(朴準承)養老堂韻, 復次萬人屛韻, 次朴氏永慕齋韻(作人代), 謹次石串亭韻, 輔義契韻, 詠竹坡, 和(朴準承)冬至與鄕士韻, 大谷書齋雅會(二首), 輓勉庵先生(二首), 人日, 上元, 逢黃德五說處世道(二首), 次張石聾感時, 黃德五同奇友來並和, 與金醉松夜話, 與黃石東吟, 觀雉雛, 盆梅, 歎世吟(二首), 贈別黃德五, 次芝岡, 次白雲汀送奇松沙韻, 次白雲汀韻偶吟, 古木, 贈門中諸少韻(二首), 與龍仁吳一泳雅會, 謹次申閤丈桂田韻, 次晩悟韻, 次藥隱韻, 次吳氏永慕齋韻, 與曲江金參奉雅會, 再從弟亨憲回甲韻, 藏春亭謹用高峯韻, 次崔氏永慕齋韻, 贈松臯羅正字韻, 挽錦陽居士林公(瀯相), 思美人, 觀高峯集四七論, 四端, 七情, 理氣, 送松臯羅兄赴慕聖契會, 挽南平戚弟李熙, 次歸樂齋韻, 次朴聖汝回甲韻, 贈玉洞靑龍齋尹哲成, 輓族弟樹憲, 追輓奇公三衍, 狂歌行卷 4書 : 上沈判書(相薰)二, 上朴承旨(昌壽)四, 與尹承旨(相翊), 上校理族叔(敏英), 答珍島倅族弟(命憲), 上密陽族兄(志憲), 與本倅閔(種烈 二), 答本州義所李(鶴相), 答義所柳紀淵, 與舍弟輔憲, 上朴司諫(淇鍾), 與寄傲亭朴(寅陽), 與雙汀金在淇, 與奇松沙(八), 與吳後石, 答吳難窩, 與梁草史(相衡), 贈族姪啓宖, 答密陽宗中, 與南松崔基相, 與本倅金(天洙), 答朴駿相, 與應敎李(炳鋈), 與主倅閔(泳采), 答主倅金(聖基), 與朴參奉(準一), 答冰月堂刊所(二), 與崔洛喜, 答咸恩君宗孫(啓元), 答族人(令憲)記 : 南坡亭記, 三山齋記, 夙夜齋小記, 遊登魚登山記, 望慕庵紀, 一經齋記, 隨占堂記, 石串亭記, 永慕齋記, 靑龍齋記, 倚斗齋記, 學心堂記, 祠山書院記卷 5序 : 錦沙公墓契案序, 沙隱公遺稿序, 海史公從遊簡編序, 海史公墓契案序, 麟谷白馬山兩村契案序, 世寶錄序, 草譜序, 花樹錄序, 洞約序, 老人會案序, 聞尹參判(相翊)分福下比志行上方語感而序, 修齊輯要序, 洞契別庫重刱序, 鄕約案序, 鶴洞門案序, 輔門案序, 學禊序, 興德張氏直長公派門案序, 聾巖小序, 黙忍齋序, 春齋序, 晩悟序, 藥隱序, 黙窩序, 蒙學句語序, 文月溪(錫容)孝行錄後序, 觀張餘力齋集感而爲序, 一心齋序, 訪李君京彦甫聽彈琴序, 贈柳參奉漢五序, 自警序,箴 : 南坡亭壁上箴, 戒子啓元箴, 贈諸生箴, 憑几箴, 食色箴, 晝寢箴銘 : 明鏡銘, 自警銘, 座右銘說 : 人心道心說, 心字說, 竹說贈魯竹坡仲敬, 張友志敎石聾說, 黃德五號石東說, 離孫高在天字說上樑文 : 南坡亭上樑文, 孝子崔公旌閭上樑文, 石串亭上樑文祭文 : 祭高氏妹文, 祭蘭石朴承旨(昌壽)文, 祭崔監役(鳳翰)文, 祭竹圃朴司諫(淇鍾)文狀 : 祖考莎隱公府君家狀, 先考海史公府君家狀, 學生崔公行狀, 義士贈敎官張公行狀, 上舍羅公行狀墓碣銘 : 先祖蒿巖公府君墓碣銘(幷序), 附先祖參議公世系事實錄墓表 : 先祖節度公府君墓表, 宣武原從 扈聖建功, 將軍節制使李公墓表附錄 : 輓詩(十四首), 祭文, 行狀, 墓表 跋(李孟範, 李啓善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