민간기록문화
통합검색플랫폼

기관별 검색

검색 범위 지정 후 검색어를 넣지 않고 검색버튼을 클릭하면 분류 내 전체 자료를 볼 수 있습니다

전체 으로 검색된 결과 84193건입니다.

정렬갯수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記夢【是歲季冬先生易簀】(同人) 壬子元月十一日,夜夢侍退溪先生,聯枕從容承誨,款懇覺來,猶覺餘芬襲體,感而有作平生欽仰退陶翁,沒世精神尙感通,此夜夢中承誨語,覺來山月滿窓櫳,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跋(1) 夫文廟校宮乃尊聖育英之所而每關時運之盛衰其尊之之誠隨而興廢則不可不誌其尊奉之事以示久遠之計而未遑者久矣乃者朴斯文郇相慨然發慮收僉議集群書以撰次爲己任而上述文廟爲萬世開泰平之位而下逮濂洛十哲及我東陞廡十八先賢歷陳鄕飮禮式及籩豆之事而列書三綱事實尾附校員諸氏春秋選遞總若干十數條付剞劂氏鋟梓而篇就成使菁莪髧髦日誦而講習之則庶右文之不廢而尊之之誠無關於時運之盛衰矣安可不爲少補於風化之萬一哉歲辛未十一月日後學羅州羅護均謹跋右冊我務安校誌也肇自夫子道東有鄕則必有校吾鄕之有校誠古矣古則歷史上文獻彬彬可考而前而兵燹告災後而編纂無徵幾百年來儀文美蹟蕩盡無傳一鄕有志衿紳所共齎咨憂歎者有年矣日朴斯文郇相慨然有滿庭春草之憾紏合同志收拾凡係校中文字於蠹粉煙煤之中勞精刻苦閱六箇月而編就完付之剞劂氏繪而冠于篇者校宮文廟享祀位次從祀諸賢學統陳設祭器禮服相揖鄕飮酒士相見鄕約諸圖也其次陞廡諸賢小傳成均館享祀列位一覽表十八賢詩文也其次校宮建置事實祀典樂章及諸般校中雜儀也其次四仲月時享養老宴文武科榮親鄕飮鄕約諸儀也其次文廟奉審案以甲寅爲始齋長掌議案自甲子爲始者古無而今創者也開卷瞭然如執笏奉幣於俎豆儀文之中此誌之作豈非天意之所使而吾鄕之大幸福歟役將訖矣略敍顚末于卷尾以謝僉君子殫力之誠兼寓欣感之私云爾歲辛未十一月日後學水原崔淑休謹書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跋(2) 此誌以辛未季秋日編輯竣及仲冬印刷訖僉章甫顧謂郇相曰誌之原委詳知莫君若盍掿一語於其後郇相雖乏三長亦與其役不可以不知辭乃敢玆濡毫曰此誌乎校宮及釋奠圖之揭也諸賢詩若文之載也齋長齋官等之署也鄕飮相揖儀之錄也社稷城隍類之附也非惟一開卷而瞭然且有凡例今不枚擧鳴呼校之設置卽晟世之事而不幸挽近來宗廟宮室殆至禾黍獨所存者校及此校誌之修匪偈下浸之懷益復罔涯若使校中士扶綱常嚴衛斥一遵此誌胥式保校校不被洪水之衝猛獸之躙則線陽之復豈不自校始耶此疆爾〔以爲〕界懼夫已往之蹟漠然如先天浮雲俾後人莫之考而有以荷修史之役者比比相望究厥所關此誌尤重願此誌蟲不蝕鼠不侵與綿之高山長水有以同其傳孔夫子紀元二千四百八十二年辛未十一月甲子後學務安朴郇相書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務安鄕校誌刊所任員錄 都有司高誠柱【長興】副有司金鍊九【羅州】顧 問裴炳柱【達城】丁澤燁【靈城】宋贊燮【礪山】徐相基【利川】文在喆【南平】校 閱朴淇龍【務安】吳晦根【羅州】奇宇祥【幸州】羅護均【羅州】崔淑休【水原】裴炳裘【達城】評議員金相鎭【光山】評議員趙景元【漢陽】朴厦相【務安】徐衍瑚【利川】朴暢和【務安】鄭樂善【溫陽】李重得【全州】朴顯麟【務安】裴鍾秋【達城】金容贊【光山】丁用鎭【羅州】鄭洛善【羅州】丁奇祜【羅州】幹 事金基厚【羅州】朴戒相【務安】幹 事徐武烈【利川】鄭泰鈴【慶州】朴炳勛【務安】高大柱【長興】丁奎洪【羅州】朴魯相【密陽】金權九【羅州】金性鉉【光山】高光旻【長興】崔治休【水原】金南鎭【慶州】贊 事丁大鉉【靈城】金瑽洙【光山】朴淇舜【務安】贊 事鄭鶴機【羅州】朴秉相【務安】鄭光采【河東】朴壽相【務安】徐炯淑【利川】崔炳文【隋城】任文宰【豐川】金容伯【光山】魯炳善【咸平】尹相植【坡平】贊成員朴綵和【咸陽】朴雲相【務安】鄭昺濤【羅州】金相炫【光山】贊成員魯二相【咸平】丁顯燮【羅州】金炳癸【金海】梁秉黙【濟州】奇光衍【幸州】朴淇鐸【務安】金泰善【慶州】姜大榮【晉州】吳琪炫【和順】朴暎奎【密陽】崔炳純【水原】朴顯啓【務安】丁學鎭【羅州】裴錫大【達城】贊成員李師範【咸平】金奉奎【金海】高孝柱【長興】裴炳環【達城】張珉會【仁同】金箕南【光山】朴景相【務安】梁泰休【南原】徐炯善【利川】趙炳遇【漢陽】金燦凡【羅州】朴炳繸【務安】金正鉉【金海】金昌瑀【金海】贊成員趙晟元【漢陽】朴魯舜【密陽】李蓮九【陽城】劉子彦【江陵】鄭炳演【慶州】朴奎東【務安】郭基永【玄風】申東燮【平山】單輯員趙大允【漢陽】金舜衡【羅州】朴民和【務安】高光彦【長興】崔炳日【水原】柳在午【文化】單輯員朴馹相【務安】趙炯允【漢陽】書 記崔圭休【水原】朴陽來【務安】徐炳奎【利川】趙致衡【漢陽】徐錫鍾【利川】丁有鎭【羅州】監 印朴魯相【務安】趙志元【漢陽】財 務朴淇新【務安】李文翼【全州】總 務崔炳洪【水原】編輯者朴郇相【務安】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東齋隨行案序 夫案之有行序其先後考其年代而以一冊連付隨書連行係是隨行之義也修案已過五十餘年而間多夾書以致繁亂故今成隨行案連續一編則先後之序年代之次其幾不紊不繁也歟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遺墟碑閣記(永嘉權純命) 嗚呼此西齋先生忠剛公遺墟碑閣也先生以湖南巡撫使中途聞內禪不勝憂憤病臥礪山及 外遜往寧越復命 上王賓天入山服方喪與金梅月曺靜齋趙漁溪諸賢設壇于東鶴洞招魂祭之遂南遯于興陽馬輪村搆亭而自號西齋每登臨輒發哭土人不識謂之狂翁遺命葬于伯夷山南薇院嗚呼當時諸公之心可盡言乎夫雷霆震擊物未有不碎且糜者諸公戀舊主之心嘗未少須臾自沮天運雖移而吾心不可移時勢雖變而吾心不可變只知君父之不可負而不知威武之有可畏嗚呼何其偉哉先生嘗貽其再從弟遯壑公書曰金友悅卿之佯狂若論以精義則未知如何吾輩此時尋常人事旣皆謝絶則況於文字不禁伎倆豈是愼重之道乎至於詩句尤所不可此後一皆廢却似好此與栗翁嘗論梅月堂而惜其抛棄名敎欲其藏光匿影者若合符契如非先生平日講磨義理見得十分精微處之言之行若是乎允合聖人中正之道哉 純祖癸未十月有薇生於墓前至六年乃止遠近章甫爭相詩文頌之以忠義所感矣 正廟命內閣立傳而有宋某合於配侑之敎太學倡議建祠遯跡地又腏享東鶴書院又陞配於 肅慕殿而大同撤院特下齋洞院勿毁之命 朝家之崇報士林之尊奉至矣盡矣今先生之沒四百餘年遺風餘韻尙有不盡者肖孫孝錫斫貞珉以竪之於西齋洞遺址所謂水何忍廢地何忍荒者非耶僉後孫爲之建閣守護使大燁基河徵純命以文不勝其好懿之性猥此謹書以寓高山仰止之誠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기산단사지(箕山壇祠誌) 箕山壇祠誌 箕山壇祠誌 箕山壇祠誌 고서-기타 서원향교지 원문 箕山壇祠誌 檀紀四三一三年庚申力月二十日 檀紀四三一三年庚申力月二十日 석판본 기산단사지(箕山壇祠誌) 1 半郭 有界 12行27字 註雙行 상하향1엽화문어미 곡성 영월엄씨 경와 엄명섭가 한국학호남진흥원 전라남도 곡성군 오곡면에 있는 고려 개국공신 신숭겸(申崇謙)을 배향한 서원의 서원지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序 有壇祠斯有誌無誌百世之後不無杞宋之無徵此誌之所以成也惟我栗峯申先生以林下一布衣當韓社屋之日痛切風泉與遠近聲氣建箕東講堂于牟陽西仁川江上箕子山下講幾絶之聖學於四時越翌年又築永光西山二壇於其上祀檀君箕子與伯夷叔齊四聖於春秋又建箕山祠於壇下享誠菴申先生敬窩申先生烟湖申先生松溪金先生梧汀申先生湖隱金先生愼齋姜先生竊伏念檀箕二聖東方五干年歷史之祖夷齊二聖天下千萬世大義之宗亡國臣民忠忿所激壇而祀之也七先生忠孝學行爲士林模楷追慕之切祠而享之也此皆出於先生一生愛國慕義尙德之至意也嗚呼善興惡亡天道莫欺凶彼倭寇一朝逃竄半萬年歷史依舊維新而壇與祠永有光于來百世環東土五千萬人孰不舞蹈於今日哉先生歿後三十二年乙卯以儒論追配于本祠俎豆維新江山增彩猗歟休哉誌旣成齋任諸員以永杓詳於壇祠之顚末託以弁文以人下文淺固辭不獲記其實如右歲庚申寒露節光山金永杓謹撰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船齋記 晉州鄭休明余告主人翁曰翁之齋以船爲名稱記於聞人長德其競奇鑿巧言足聽聞而以余意意翁枉費長年三老之力而奈未及翁所到之境何夫浮家之謂船翁之携妻挈子漂泊捿屑凡浮家於幾處乎翁雖不以是船號是齋余固己知是齋之爲是船也請爲翁說破翁向來推移之意感先世之流落歎後承之莫振潯陽夜月遇琵琶女論同是天涯淪落人耶蜉蝣天地壯志莫伸赤岸秋風與洞簫客語曹孟德一世之雄耶淸纓濁足皆是滄浪湘潭酒醒聞漁父扣舷而歌歟憂憂樂樂進退何關洞庭陰風幾見檣傾而楫摧閒忙不同簑笠未備西湖細雨揖張志和而歸矣晩來移泊于武夷山下聽權歌之三聲歎仙靈之有在而桑麻雨露平川遙期泡沬風燈感桑田海水而止耶言未旣翁愀然之色上於面徐曰子之言之言可謂於我心有戚戚焉者也若子之言我終無稅駕之地耶曰奚然余家有桃源圖一幅翁歸於齋三日齊靜掃塵慮曳枕於兩岸桃花之津按圖而行見雲中出日聞鷄犬暄聲乃沈船下流攀岸而上綠境而入自有無限好田地矣與居人共說漢姓秦名以終餘年必有其日矣翁雖欲遂初爲號余乃不信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石門精舍講會錄序【三首】 (1)我寜陵崇陵之際新經大亂天地晦塞陰陽淑慝消長之時也諸老先生力護而深扶之人紀不墜於地而春秋之敎大行於世時則有若石門吳公先生棄官入山以畢其世南州之士不失趍嚮翳先生是頼宰以鄕邑後生高山景行百歲如一日及與後孫後石德行君事吾先師蘆沙先生於江上益知先生之爲先生而德行能守先生家法者也可(示+貴)哉古家遺風也及先生師歿而世故曰深比諸往曰不啻百倍而漆室嫠婦只憂宗周之喪而今則倂與魯而亡之東西漂白無地可依不見君今幾歲矣聞君亦無所歸入處先生舊屋而未訪焉今年秋八方丈歷白雲歸覲叔父於故園石門岡巒咫尺在眼前穿雲相訪靑松白雲依俙義熙前色噓唏相對便是遼東柱頭千年景色經二夜將發族孫允明以石門精舍講會錄示余要序蓋金友穉叔與遠近諸生相從講論於山靑石白之中而不知山外風塵蹄跡縱橫有是哉諸君之樂善而好義也石門一區周遭不過數里而廣於天下諸君旣知向矣得師矣時節往來相與講論得失商確古今不無慰藉而游讌者則不可無醵金作契以資其需誠哉是言也聞春三秋九爲相會之期云明年其曰當及期以來或不以老者而揮之否乃在諸君而乃石翁則倒屣是之恃耳請書此以爲其間相思之資非敢曰序乙卯陽復月奇宰書(2)夫天之生斯人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其所以覺之之功顧不重且大歟恭惟我後石先生以淵源正學爲山斗之望及夫世道嬗變無復當世之意寒棲于石門推明期道砥柱乎頹波秉獨乎昏衢遠近士友無不推宗以余之趍陪於皐比之下亦已再易寒暑自不無觀感之私焉乃與同門諸益設爲一契名之曰講會錄蓋講義會文之義也惟願同志念玆在玆每歲講信會合一席醉以酒節以德其交也道義其心也誠敬篤遵師門之心法久而不懈則日後曝陽濯漢之義豈不在斯乎勉之哉勉之哉門人羅星均謹書(3)余自癸丑從後石先生於石門今三年于玆先生以蘆門高弟蔚然爲世宗仰吾儒種子頼先生而不迷趍向其所以承先牖後之功豈尋常小腹所可窺測耶日謂同門諸友曰世益末交道益不古逐逐營營所相爭者名利也己惟山林溪潭俗流之不取吾儕之無饜願諸君每於春三秋九相會于此講誼益切修契彌篤一以表尊師之忱一以修同槧之誼則其於樹風聲亦有光焉可乎否乎左右唯唯樂從之遂書此以爲序㫋蒙單閼黃鍾之月門人幸州奇堯錫謹書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附】講會案【乙卯以後】 金堯明【長城】 奇老栢【長城】 吳南洙【羅州】 羅聖均【羅州】 奇堯錫【光州】 金昑中【長城】 吳兌洙【羅州】羅漢明【羅州】 白鳳圭【長城】 吳頣根【羅州】 柳寅大【羅州】 白龍圭【長城】 徐昌炫【咸平】 朴英柱【光州】白南重【長城】 金宇根【長城】 金性斗【咸平】 吳衡根【羅州】 吳昶烈【羅州】 羅琪淳【長城】 徐錫鐘【務安】林周鐸【光州】 李啓性【羅州】 吳廷根【羅州】 全南鎭【咸平】 羅承彦【長城】 羅承紞【羅州】 羅承圭【長城】金鳳鉉【長城】 吳龍根【羅州】 鄭址碩【咸平】 鄭勝源【咸平】 金遠泳【靈光】 柳根重【昌平】 吳康洙【羅州】李啓春【長城】 金寧鎬【靈光】 沈翰求【羅州】 奇元燮【羅州】 金栗寬【務安】 奉甲春【長城】 丁炳葉【靈光】梁時模【光州】 朴夏炯【光州】 梁琯黙【光州】 崔景鉉【羅州】 鄭炳道【咸平】 任東埴【務安】 朴榮洙【務安】安基成【咸平】 鄭猗衍【羅州】 吳弘洙【羅州】 徐筆錫【咸平】 柳甲容【羅州】 林錫周【羅州】 林龍基【羅州】宋始鏞【金溝】 安禹鏞【金溝】 李喜鎔【海南】 李彰錫【羅州】 吳直敎【昌平】 李錫驥【羅州】 朴燦濟【靈岩】朴燦錫【靈岩】 金芝永【咸平】 鄭昞澤【咸平】 鄭芳源【咸平】 鄭東民【咸平】 金澤炳【靈光】 魯宅洙【咸平】宣楨奎【光州】 高在弼【務安】 羅燾福【羅州】 李台憲【咸平】 曺時煥【羅州】 李久大【咸平】 金龍鉉【咸平】曺文煥【長城】 李海玨【海南】 姜奭【靈光】 崔伯儒【海州】 吳鳳根【羅州】 朴勝彦【羅州】 金永鈺【羅州】金在琨【咸平】 吳纘根【茂長】 林鍾炫【羅州】 尹南鉉【羅州】 吳永烈【羅州】 李準求【咸平】 成夏龍【茂長】成夏鳳【茂長】 鄭雲灝【昌平】 閔丙徽【靈岩】 李順範【羅州】 羅容均【羅州】 柳寅性【靈岩】 安哲魯【南平】安鍾洛【咸平】 柳秉寅【井邑】 吳潤洙【羅州】 洪承俊【羅州】 洪彦植【羅州】 崔林黙【靈岩】 金相淇【長城】安瀾植【長城】 魯璿杓【咸平】 廉昌燮【羅州】 羅鐘玉【羅州】 金泰煥【康津】 沈元澤【長城】 沈相冕【長城】朴昌勳【羅州】 吳璣烈【羅州】 吳翰烈【羅州】 李珽鎬【京】 尹昌鉉【羅州】 林燦植【羅州】 鄭遇丙【羅州】李允珩【光州】 李昌珩【光州】 李昌雨【光州】 李載平【光州】 林中鳳【光州】 李玩相【光州】 李載春【光州】鄭炳秀【光州】 朴泰求【光州】 李台行【光州】 安判圭【光州】 崔潤午【羅州】 朴源滿【光州】 劉炯煥【光州】高光寅【光州】 朴源敦【光州】 鄭宗燮【咸平】 李基豪【光州】 李琫淵【光州】 文昌善【靈岩】 愼文晟【靈岩】朴魯省【光州】 朴學圭【光州】 朴在圭【光州】 朴鍾烈【光州】 劉貞熙【光州】 崔然郁【潭陽】 崔宣彬【潭陽】李良錫【羅州】 奉萬三【長城】 奉南洙【長城】 奉萬喆【長城】 奉錫九【長城】 奉萬采【長城】 辛龍河【長城】鄭朋來【光州】 金碩赫【麗水】 劉載福【光州】 金永斗【長城】 李東述【羅州】 羅圭運【羅州】 林萬洙【長城】鄭在黙【茂長】 全桂鍾【昌平】 尹璟赫【南平】 洪起冕【南平】 羅承瑄【羅州】 羅承萬【羅州】 高濟安【長城】羅鍾運【長城】 張河奎【長城】 李泳宰【光州】 宣炳善【寶城】 羅萬洙【羅州】 羅民洙【羅州】 李成烈【羅州】朴鍾雲【羅州】 李敦烈【羅州】 李成憲【羅州】 吳炳鎰【光州】 姜敎【谷城】 白陽基【光州】 金陽坤【綾州】梁會石【綾州】 鄭昺環【羅州】 崔貞煥【咸平】 金鳳來【咸平】 安永實【咸平】 魯璹杓【咸平】 宣永華【長興】吳龍洙【羅州】 吳重根【羅州】 李成錫【羅州】 李相範【長城】 李敏弘【長城】 崔榮珍【長城】 楊秉求【任實】朴炳海【綾州】 鄭炳憲【麗水】 金圭【咸平】 鄭休珍【高敞】 金章善【康津】 李敎翼【光州】 吳喆洙【長城】尹奇赫【南平】 鄭良守【麗水】 鄭海述【光州】 林漢炅【光州】 崔潤九【羅州】 金在鍾【高敞】 金鍾律【光州】沈相冕【長城】 李鍾錫【務安】 吳祥洙【羅州】 吳埰洙【羅州】 李康休【羅州】 吳永洙【羅州】 尹秉道【靈岩】吳喜洙【羅州】 沈相福【羅州】 鄭遇卿【羅州】 梁 炫【光州】 梁夏黙【光州】 梁會喆【光州】 林漢庠【光州】柳寅善【羅州】 柳淇鉉【羅州】 沈允求【羅州】 吳昇洙【羅州】 崔坰羽【長城】 盧俊相【羅州】 崔鵬休【羅州】李昌雨【光州】 崔孟述【光州】 鄭大垂【茂長】 朴鍾瀚【務安】 李明燮【光州】 李敎洌【羅州】 李達鎬【羅州】洪錫憙【羅州】 鄭持鉉【光州】 朴胤相【長城】 吳正根【羅州】 柳判石【羅州】 曺秉烈【高敞】 黃澈源【綾州】梁會甲【綾州】 李麟述【扶安】 吳世根【光州】 吳南柱【光州】 安華玉【務安】 李台善【光州】 卞榮濩【高敞】金鳳燮【靈光】 高宗柱【羅州】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楊江院誌序 院宇興廢有關於時運之盛衰我朝五百年右文至治培養士氣尊道崇儒莫盛於 明陵之際吾先祖松汀公孝友學行爲世矜式故百歲後章甫有上好下甚而聞風立懦崇師虔奉者已百六十有八年矣夫何挽近以來國步艱難儒家九六先賢祠宇大同蕪廢而吾楊江亦未免焉第念古嚴先生桐江一絲風使漢家重於九鼎大呂則吾先祖平日供親旨雖以楊江一漁父自處豈無有關於國家元氣循環之日耶自壬午 綸綍後設壇略伸而事鉅力綿因仍未遑丙子域中士論始大擧復舊縟享誌楊院乃所以誌松祖也至若孝行之異常學問之超凡狀碣詳焉不必架疊而院有新舊誌亦有新舊舊誌据吾伯從祖遯齋公遺稿所載而備錄後附以復設顚委及京鄕儒通爲新誌裒成一卷余於此事經紀有年而老衰倦役屬長姪長浩淨寫付剞劂與遠近同志乘此君子道長之時而勸勉院中學者有所興起焉歲在著雍攝提格肇夏中澣十一代孫錫棟謹書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卷之一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春秋丁享祝文 丘園之秀鄕國之彦淸風立懦孝義薰善考槃在澗美玉不衒生爲矜式沒有遺戀高山齊仰楊江一片妥靈有宮追慕斯展一心精禋萬祀無倦時回仲丁禮合明薦多士駿奔縟禮式奠敬陳俎豆冀垂歆眷謹以潔牲醴齊粢盛庶品式陳明薦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大司諫鄭益河製 請祝有司 白瑞弘 金萬堂 金 滈修厥行義爲世矜式節屆仲【春秋】禮合明禴謹以醴齊潔牲敢請歆假陶庵李 縡製請祝有司 金應烈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侯供辭【十月八日上京十一月十五日還官】 白等【矣身】待罪下邑奉職無狀乃以 聖廟失火之災伏承 王府淑問之命惶懍震越無所容措是白乎旀本鄕校在邑治五里許廟庭正門及東西兩夾門頹圮已久故【矣身】赴任之後卽爲修改隔內外之限嚴開闔之節而墻外人家本自闊遠至於戒火事初非意慮之所到是白加尼前月十二日夜半忽聞驚報登時馳進是乎白則火起於東邊高柱延及於風板橫樑而勢熖已熾殆不可響邇故卽奉 五聖位板及東西廡各位位板于齋室毁瓦撤椽僅卽撲滅是白乎所莫重之地有此意外之災常時之不能檢飭一則【矣身】之罪二則【矣身】之罪惶恐遲晩是白齊 嘉慶二十一年丙子十月二十一日修改上樑主倅通訓大夫行縣監姜時煥鄕儒都監李元培【字克養號 咸平人進士亨立五代孫】齋任安仲魯【字 號 竹山人文惠公元衡後】鄭潤誠【字君伯號 晉州人晩好萬達孫】李鎭泰【字 號 咸平人進士好仁後】李基五【字 號 咸平人進士好仁後】品都監安錫圭【字 號 竹山人文惠公元衡後】座首金相郁【字 號 光山人校理錫元後】別監安致道【字 號 竹山人文惠公元衡後】典穀韓昌禹【課年申奉漢監官車仁敬】色吏金漢權戶長李命新吏房牟孝弼承發趙吉辰【汗丈奴好成庫直奴命云使令韓今得木手魯永玉】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明倫堂上樑文【此文見適不侫到來之日之句則似是本倅之作而未有的據姑爲入錄于此】 兒郞偉春詩夏禮之敎皆原乎彛倫之初上棟下宇之作蓋取諸聖廟之近講明於是依歸者斯苟有數尺之朽寧無十金之營是堂也爲玆廣學傍槐杏而建性理高儒林揭以明倫仰宮墻而敞名敎開樂地而前聖俎豆之所乃後學修齊之方百里咸豐昔刱堂宇之翼翼三代損益庶見禮樂之彬彬隨火校移建鳩材始卜於黑羊値中年傾頹蝸涎重新於赤狗博衣離經士可免躐席之戒天敍循秩人皆望人室之休惟玆歲月之久攘遽爾丹雘之渝瓦題剝落只依前梧後枝縫結傷屢防上風下雨一變至道捨此堂而難爲孰無經始之念十室多艱盡玆邑而縱議致有遷延之期適不侫到來之日蓋僉謀詢同之辰幸際和平士林出力民無耗財之嘆方隨便宜校隷運木時不奪農之弊仍舊貫而如何度然後而長短經爲棟禮爲欄理往而復固其宜乎義則方仁則圓物舊而新斯亦可矣彩翬高飛爰挾東西之廡習鳥時會佇見繩尺之趨穎水一帶瀁學海而週圍高山九曲鎭德基而悠久土木咸擧居然不曰成之土匠勉期幸爾無或怠也念玆在玆講斯遊斯衰衣博帶渾成稷下之儒貳經四詩得聞河間之習恭疏短引助擧修樑兒郞偉抛樑東崢嶸瑞石見龍蒙登臨小魯曾何日緬憶吾師杖屢中兒郞偉抛樑西一髮箕山碧落齊下有長江流汗漫時來孺子濯纓兮兒郞偉抛樑南天行一理箇中參陽明長養方爲貴竹牗朝開想晦庵兒郞偉抛樑北楚産當時學中國衆星絢爛咸拱之看取辰虛聖人則兒郞偉抛樑上圓蓋高臨大陸廣休道如天不可惜侃誾氣像盡鄕黨兒郞偉抛樑下聖殿岧嶢絶壁駕況玆堂宇臨其傍依然一瓣承親炙伏願上樑之後絳紗孜孜有德有文攀往哲而企仰靑衿濟濟維孝維悌佩昔訓而周章士知方向益務一貫之道鄕推善治恒誦五車之書無負履齊之良箴庶爲需世之名器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養士齋興學序 粤昔三物之敎周鄕賓興六藝之科漢儒輩出而今夫左海鄒魯右文絃誦者吾縣之養士齋是也絳帳靑衿歲考賢能而是年春正又講前規猗我明府海平尹公永善梧陰先生之華冑而下車已三載矣武城之絃歌復聞湖郡之經義益廣闔境章甫以歌鹿鳴之詩豈有不得其平而鳴者哉藻鑑明珠俱經品題玉版彤觚優添賞賜特捐月俸於二百五十之緡以樹風敎於數千萬億之年齋於是時實受養士之渥而士於他日深感興學之功然則明府之仁政偉績閣之以去思碑之以不忘此皆後日事也顧吾優遊於是齋者卽爲揭板於齋壁常常瞻慕久久拮据彷徨乎杏壇五典之中洋溢乎莪陵百朋之上彬彬如言州之鄕樂共詠太平濟濟若眉州之經術咸頌遺愛曷不盛歟噫士於財上亦不可不明有司之人謹守完文節目遠久勿替然後庶不負吾候之本志亦可爲吾儒之同心後之人其各勉之哉 庚辰暮春坡平尹滋學謹序○訓長咸平李奎憲掌議竹山安秀貞東萊鄭基華色掌坡平尹滄鎭咸平魯炳休【以上庚辰】訓長坡平尹滋學掌議竹山安時永咸平李敦益色掌光山鄭日錫咸平魯一相【以上辛巳】

상세정보
저자 :
(편저자)
유형 :
고전적
유형분류 :
기타

養士齋興學記 養士之制始於三代建學而湖之南禮義文物蔚然有三代之風吾縣庠宮之傍有養士齋蓋一境章甫居接之所也每歲一會考試賢能猶患齋穀不贍近有曠闕之歎歲庚辰春我明府安東權公在禹自珍同郡移宰本縣越明年辛巳庶務咸振境內陳土一千五十結蒙頉之中本齋荒田亦得復墾士林爲之欣誦又捐廩三百緡帖諭于本縣老成儒李鶴緖氏鄭欄氏擇品買田者三十九斗落而永付本齋以爲興學之方實曠世罕有亦永世難忘昔韓文公有言曰君子之長育人才如大陵之長育微草以引菁莪詩者也其詩曰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旣見君子錫我百朋今培養之功如中陵之大貨貝之得如百朋之多然而不以錢拮据特買田土者有田則常有穀有穀則常有養此豈非明府深長宏遠之慮乎凡我出入是齋者善勸其田之耕耨詳檢其穀之收藏然後以爲永久遵行之規劃則亦豈非常以明府深遠之慮爲慮乎蓋擔其責者齋之有司存焉望須諸章甫家絃戶誦日就月將俾後之有司不忘今日之意如何因揭板于明倫堂略敍其實 崇禎紀元後二百五十五年壬午十月下澣月城李集龜謹書○訓長慶州李集龜掌議晉州鄭在默竹山安基暢色掌興城張碩圭昌寧曺益承

상세정보
84193건입니다.
/4210
상단이동 버튼 하단이동 버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