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民儒學李溎等謹齋沐上書于城主閤下伏以本州地擅南鄕人多俊異其間忠義節行之彬彬輩出豈特歷數而 後知耶所以表忠㫌節前後相望亦豈非 朝家激勸襃揚之遺也耶然貳因雲仍之殘替或因世代之緬遠至今數百載之間終未蒙昭代之晠典則其於公議之憫鬱當如何哉故兼司僕內乘李公止得抗義討賊募粟餉師赴戰甘死等事其忠矣哉而口碑家乘果非誣也盖李公平日志節俊邁以別薦授兼司僕內乘壬辰方家居聞大駕播遷遂慟哭曰此豈人臣保妻子之日哉卽馳赴 行在時糧艱乏李公自請南下募穀餉師其時相臣聞而奇之遂行關于兩湖曰焚蕩殺戮之餘兵無數日之糧一國臣民但費揮灑唐兵自天而下粮蒭不繼大事將去苟有血氣孰不傾財破産以助 綴旒之急哉內乘李止得見 國家急急之勢懷斷斷急病之心願下本道募粟于同志以助 國家萬一之用其誠可嘉各道各官勿以啇賈而有禁畧于船隻蠲稅許載亦勿阻遏使卽上來以助軍兵之需云云李公卽促鞭還家盡傾私儲雲納于餽餉廳尺文有曰羅州前內乘李止得領進義穀白米一百四十二石九斗五升赤豆一石以天兵粮依數納上云云此實 萬曆二十一年之三月六日也李公復還船南下聞倭賊潛遣船隻先探我國水路犯長興界卽募義旅與張景弘等數百人奮擊大破追及長興界促櫓而行遇一大船直超而登先斬石綻等數級忽有一倭放丸中公左脅落水奴金同者善於泅負公還船自是病不能視軍顧謂張景弘曰一丸殞我 國憂將何生不斬倭酋死不杇義骨天長地久此恨何極言未訖而絶焉其貞忠大節如是炳烺而旣無大人君子爲之表章故本州諸忠臣褒㫌之日不敢幷擬矣以言于世德則咸平君克明以後世有忠節焉以全羅水使討平倭寇 陞北兵使宗仁乃公之曾祖以學行世稱蒿菴先生惟誨卽公之考而莊襄公襄翼公是公之族高曾祖 贈刑曹判書忠臣㫌閭止孝亦公之從兄也公之忠烈有所自來鄕人之欽艶匪今斯今而如許至行韙躅終至於泯豈不慨然乎哉鄕儒及道儒屢度呈書尙未蒙褒㫌之典玆以去月念間道內儒生齊龥於 巡使道觀風採詢之下而 題音內誠如狀辭卓異之節令人欽歎狀 聞體重大邑報當摭實量處事爲敎則其摭實轉報之道惟望於我 閤下崇仁尙節之下故敢此營題帖聯齊龥故內乘李公止得實蹟礿以抗義討賊再爲募粟餉師末乃殺身成仁如許堂堂卓節之狀據實薦報俾以爲伸此輿情鬱結之寃千萬幸甚行下 向敎是事癸亥八月 日化民幼學 李溎 羅景弼 李希文 崔昌民 洪益淵 羅爀采 林就鎭 崔光朝 柳文榮 金聲漢 李洙進 羅元弼 金錫海 崔元之 鄭希喆 張齊甲 李儒聖 洪翼謨 林厚鎭寄允謨 李鳳運 金斗臣 吳相宇 李之晶 羅基弼 李永默 林正鎭 李儒信 崔翼之 柳錫夏 高山斗 崔昌業 柳堜 李邦臣 柳時春 柳錫良 奇泰運金器周 柳璟 崔逸東 李儒德 柳錫冑 金錫文 等使[着押](題辭)李公鄙義尙未褒揚極爲欠事是矣年久之事 猝難轉報事十六日[官印] 3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