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記 湖南五十州。浿陽居一焉。環浿者皆山。而浿之一水。其源出熊峙。東馳遙遙數百里。不能休。世稱山水鄕。而高賢長德。隱逸義士。多出乎其間。其中流與栗川。合爲栗湖。栗湖之上。有栗里。卽全氏世居也。其淸波澄流。耀人耳目。可以濯纓也。翠岫碧岑。屛環軒郭。可以登覽也。寒松古柏。蔭蓋庭院。可以盤桓也。短崖白石。累積平布。可以坐臥也。其下地廣而土沃。有數十畝良田。若勤力其中。可以卒歲也。其山水之勝。林木之茂。田園之美。若使陶靖節先生。盤桓遊詠。以終其節。則浿陽栗里。庶幾不漏乎聞人達士之筆。而潯陽栗里。不能專美於古矣。蓋地之勝。可以冠於浿州。而地之名。猶居浿州之末者。未得賢人之居耶。竊常爲栗湖山水恥焉者久矣。今年夏。偶過栗湖。入栗里。留全君奉柱書室。全君年妙人吉。其動靜語默。不失尺寸。余深敬愛於心。自語曰。此人所學。必有所受。翌朝。全君對余曰。吾家君龍巖公。以世衰道喪。爲己憂。隱居自求。簞食瓢飮。囂囂自得。不出門外一步地者。數十年。所居後有龍泉。乃以龍巖自號。以寓其志。余悚然而聽。肅然作氣曰。始知全君之學。其源深矣。夫君子之事。莫大於出處。而時爲貴時可矣。而不出。謂之隘。時不可矣而出。謂之躁。躁則失己。隘則廢倫。廢倫失己。君子不由也。是故得其時。則冠冕佩玉。亨千鍾之錄。而不以爲泰。不得其時。則巖居谷處。飮食簞瓢。而不以爲約。二者固各有當焉。雖然。君子之出處。豈獨其身之隱顯哉。其出也有爲。其處也有守。於風化世敎。未嘗不大有勸戒焉。悲夫。當此無君無國之日。處畝畝之中。邈然若無意於當世。囂囂然樂而忘富貴者。有幾人也哉。余於龍巖公。始得聞焉。栗湖山水。無愧爲浿州之冠。而庶幾滌前日之恥矣。全君。小有餘力。則依朱夫子臥龍菴古事。就龍泉之旁。縳屋數椽摸陶先生遺像。揭之堂中。又於其前。種菊數百本。環以孤松五柳。以寓今日曠世之感。而俾來者。亦以知龍巖之所以爲本焉。與同志者。掇寒英酌白酒。酹先生之靈。而相與擊節而歌。則庶幾無憾焉。全君勉乎哉。